我相信大家都熟悉“品牌”這個詞,我們會先入為主,產品質量跟“品牌”比較好。?服務比較到位,當然價格也比較貴。那么,如何成為“品牌”?最快捷的方式當然是做廣告.當然,如果說今天沒有技術內容這樣的東西,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會懷疑欺詐性費用。通常要成為一個品牌,肯定無法逃避“品牌策劃”,那么問題來了,到底什么是品牌策劃?或者,品牌規劃中包含哪些內容?
一、品牌核心競爭力
什么是核心競爭力?通俗的說法就是你的項目/產品最牛逼的地方,比如你的技術、服務、資源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,關鍵還有“競爭”兩個字。
如果沒有通過比較,很難說你的競爭力到底是不是核心的,是不是牛逼的。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品牌策劃之前需要做市場調查的原因,可以說,沒有市調的品牌策劃都是耍流氓。
二、品牌定位
品牌定位就是你希望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是什么樣的形象,最X?唯一?第一?很遺憾,現在廣告法規定,以上字眼基本上都不能用了。
找到品牌適合的定位是一件燒腦的事,因為大都數時候定位是在做減法,你要去掉很多你原本想要的,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加精準以及更容易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,也就是在特勞特《定位》一書中講的搶占心智。
除了品牌定位,針對市場細分,還有市場定位、人群定位。簡單來說,就是你的產品賣給誰的問題,比如蘋果手機,市場定位是手機市場的中高端人群,對品牌敏感的中高端用戶。
這時候可能有人要說了,蘋果都成街機了還中高端個啥子?所以這里一定要很清楚一件事,所謂的市場中高端定位一定是基于整個市場而言,新機5288以上的門檻,在手機中已算是貴族。
三、品牌文化
品牌文化向來都是比較概念的東西,因為涉及到文化,所以一定是一種感性的概念。感性是對人而言的,所以品牌文化事實上就是品牌想要傳遞給消費者的情感訴求。仍然以手機為例,我們都知道老羅的錘子手機主打就是情懷、工匠精神,這就是一種品牌文化。
策劃這樣的品牌文化有什么好處呢?當然就是引起消費者的共鳴,特別是對品質追求的消費者,因為工匠精神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會覺得,嗯,這么認真做手機,應該不會太差吧。
四、品牌廣告語
品牌廣告語洋氣叫法是slogan,也就是品牌口號。很多情況下,品牌口號也會直接用品牌定位,但是品牌口號常常會因為情景和階段性問題而改變,品牌定位是不會隨便亂變的。最初小米手機的廣告語是“為發燒而生”,現在小米6是“拍人更美”,這里不探討廣告語的優劣,畢竟仁者見仁。
那么想廣告語有什么技巧呢?沒有。簡單、通俗、秒懂,如果帶點爭議性可能會更好。這一切都是為了宣傳,當然還得看產品,比如賣菜刀的廣告語“白的進去紅的出來”總比“我不是用來砍人的”要好吧。你總還是得考慮消費者的感受。
五、品牌故事
品牌故事其實算是品牌文化的一個補充,用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表達品牌文化。有時候是創始人的故事,有時候是產品的故事,有時候是發展歷程,這個莫衷一是。
但可以說,品牌故事是用來給品牌加分的,諸如馬云創建阿里巴巴的故事,相信很多人都聽過,什么十八羅漢、什么四十大盜......這不僅給阿里巴巴提升品牌形象、增強認知,同時也成為很多人的談資,從這個角度上來講,品牌故事也是一種品牌營銷。
六、品牌視覺策劃
品牌視覺通常就是指LOGO、VI、SI等。LOGO就是品牌標識,VI是LOGO的應用標準,通常分為LOGO的應用色、應用組合,以及LOGO在辦公用品和戶外廣告上的應用標準。如果是個產品,還有包裝設計,這也需要遵循VI的標準。